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 正文

民间故事三十个完整版

来源: 西北文学城 时间:2023-12-25
1、熬年的传说民间故事 2、李白沉香亭咏牡丹民间故事 3、通济桥头公主泪民间故事 4、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民间故事 5、阿拉丁和神灯(八)民间故事 6、太白酒家民间故事 7、神女和灰熊的故事民间故事 8、状元红民间故事 9、金线神针民间故事 10、老子过函谷关民间故事 11、金牛与牵牛花民间故事 12、翠牡丹民间故事 13、灶王爷的故事民间故事 14、白牦牛的传说民间故事 15、乾隆遇村姑民间故事 16、马夫次旦民间故事 17、酿酒始祖杜康民间故事 18、国王,法官和大臣民间故事 19、黄龙洞慧开凿巨像民间故事 20、牡丹文化民间故事 21、舟宿西湖亦风雅民间故事 22、玉田轶事民间故事 23、勒桑洛珠和次仁吉姆民间故事 24、天池水民间故事 25、窝心脚民间故事 26、蔷薇公主民间故事 27、奶子河奇缘民间故事 28、牧羊女与扫烟囱工民间故事 29、枫林圣旨门民间故事 30、大肚与长脚民间故事 点击显示更多(30) 点击隐藏列表第1个、熬年的传说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guest(60.24.235.*) 发表于:2008-03-19 这个故事不对。怪兽应叫“夕”,除夕的夕。那个天上派来的小孩应叫“年”到人间除夕,所以三十晚上叫除夕之夜。年除完怪兽,第二天,初一,百姓们一大早都出来拜年。

第2个、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圣旨是误不得的,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用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叫人用冷水喷面解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蹲下来为他脱,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客,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帝恩。从结构上看,*一首从空间写,引入月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写,引入楚襄王阳台,汉成帝宫廷。第三首归到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以*一首春风与第三首春风,遥相呼应。 一首*一句,见了云便想起贵妃的霓裳羽衣,见了牡丹花便想起贵妃玉容。下句露华浓,进一步点染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他外娇艳,使花容人面更见精神。下两句想象升腾到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瑶台、月宫等仙人世界,这些景色只有那边才见,实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 第二首指出楚襄王为中神女断肠,那及眼前的绝代佳人。再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玉貌的杨妃,不须脂粉,全是天然绝色。这儿以压低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妃。 第三首一、二句把牡丹、杨妃、玄宗三位融合一体。倾国美人当指杨妃,第三句中“春风”二字即君王之代词。 唐玄宗对此诗很满意,后人编造说,高力士因李白命脱靴,认为受辱,乃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这是不可靠的。

第3个、通济桥头公主泪 跨于盘龙江支流水河上的通济桥,在今书林街口与同仁街口之间,它虽早已不存在,但却在人们记忆中留有很深印象。这是因为这桥上曾发生一桩令人扼腕的血案。

  元未、红巾军明玉珍部曾攻入云南,占领昆明,梁王巴匝拉瓦尔密败退楚雄,求救于大理总管段功。段功率部来救,战退明玉珍军,梁王得以回昆明。为感谢段功,梁王奏封段功为云南平章政事,并以聪明而美丽的公主阿褶招段功为婿。

  梁王腐败,因段功多有政绩而威望日著,渐渐起了顾忌之心。此时,有人说段功有“吞金马,咽碧鸡”之心,不满足于大理,要不利于梁王,于是密谋加害段功。梁王要阿褶公主以剧毒之孔雀胆毒钉段功,阿褶矢之志不从,并告段功,劝其返回大理,但段功却不信,自以为有功于梁王,谅不至于加害。梁王又生一计,约段功到东寺(今东寺街东寺塔一带)烧香,在其经过通济桥时令伏兵将他杀死。阿褶知段功死,痛哭祭奠,发灵柩回大理,自己也伤心地跳水自尽了。

  郭沫若曾以这故事为题材写成剧本《孔雀胆》,使昆明城中一段往事再谱悲歌,而这小小通济桥,也随之深刻于人们的记忆中了。

第4个、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传说,马头琴很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和是由奶奶抚养大的,婆孙俩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苏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帮助奶奶做饭。十七岁的苏和已经长得完全像个大人了。他有着非凡的歌唱天才,邻近的牧民都很愿意听他歌唱。

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越来越黑。可是苏和还没有回来。不但奶奶心里着急,连邻近的牧民们也都有点着慌了。就在人们十分焦急的时候,苏和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走进蒙古包来。人们一看,原来是匹刚出生的小马驹。苏和看着大伙惊异的眼光,对大家说:“在我回来的道上,碰上了这个小家伙,躺在地上直动弹。我一看没人收拾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来啦。”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管下长大了。它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见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

一天夜里,苏和从睡梦中被急促的马嘶声惊醒。他想起小白马,便急忙爬起来出门一看,只见一只大灰狼被小白马挡在羊圈外面。苏和赶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马浑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狼一定来了很久了,多亏了小白马,替他保护了羊群。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白马汗湿的身子对它说:“小白马呀!多亏你了。”

一年春天,草原上传来了消息说,王爷要在喇嘛庙举行赛马大会,因为王爷的女儿要选一个很好的骑手做她的丈夫,谁要得了头名,王爷就把女儿嫁给谁。苏和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邻近的朋友便鼓动他,让他领着小白马去参加比赛。于是,苏和牵着心爱的小白马出发了。

赛马开始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奔。到终点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很前面。王爷下令:“叫骑白马的上台来!”等苏和走上看台,王爷一看,跑*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他便改口不提招亲的事,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给我留下,赶快回去吧!”

“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时气恼起来。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加思索地说出了那两句话。

“你一个穷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地打一顿。”不等王爷说完,打手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王爷夺去了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府去了。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问了一声:“谁?”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碰碰地直响。奶奶推门一看:“啊,原来是小白马!”这一声惊叫使苏和忙着跑了出来。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血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第二天便死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头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在它很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白马的死,给苏和带来了更大的悲愤,他几夜不能入睡。一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头、筋、尾做成了一只琴。每当他拉起琴来,他就会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的兴奋心情,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动听。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第5个、阿拉丁和神灯(八)

阿拉丁见这样流浪下去不是办法,丝毫不能解决问题,便索性离开城市,来到郊外。   这天,他来到一条河边,由于失望过度,使他几乎丧失了生存下去的勇气,一度产生投河自杀的念头。他站在河岸上,面对滚滚的河水,突然想起那次他埋在地道中遇险的情况。当时他并没有丧生,而且渡过难关,成就大业,现在怎能轻生呢?   他蹲下去用河水洗脸,想使自己清醒清醒,以便冷静地思考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做。他刚捧了水在手中,双手一搓,便擦着手指上的戒指,戒指神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说道:   “我的主人,奴婢奉招前来,有什么事要做?请吩咐吧。”   阿拉丁一见戒指神,喜得跳了起来,大声说道:“我要你把我的宫殿和我的妻子白狄奴·卜多鲁公主,以及宫中所有的一切,都给我搬到这儿来。”   “主人啊!不是我不愿意,你要我做的事,我实在无能为力。因为这是灯神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我不敢去尝试。”   “哦,原来是这样。好吧,我不勉强你。不过,很低限度你得把我送到宫殿所在地。无论宫殿在什么地方,我都非立即去那里不可。”   “遵命。”戒指神说完,便背着阿拉丁飞腾起来。   戒指神把阿拉丁送到他的宫殿面前,而他落脚的地点,正对着他妻子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的寝室。此时已是夜深人静了。当阿拉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中,好不容易辩认出自己的住室时,他满腔的忧愁立即消逝了。他确信这是老天爷让他重见妻子的安排,戒指神在他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危急情况下,及时前来救援,给予了他生存的希望。   由于一段时间来阿拉丁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忧愁痛苦一直萦绕着他,他已整整四天没睡好觉,此刻他疲劳不堪,当他走到宫殿左边的一棵树下时,刚坐定就沉沉睡着了。   阿拉丁由于太疲倦,一觉就睡到大天亮。   当他被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时,太阳已经照在他脸上。他一骨碌爬起来,走到小河边洗手洗脸,然后合掌默默祈求老天爷援助他顺利救出妻子。他来到宫殿前,仔细打量一番后,靠墙坐了下来,心里思忖着用什么办法闯进宫去跟妻子见面。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受了非洲魔法师的欺骗,失去了神灯,如今跌在陷阱中。由于离别丈夫和父亲,心情万分痛苦,她茶饭不思,更无法安睡,整日里悲哀哭泣。她的亲信使女非常同情她,随时在她身边照顾她。恰巧这天清晨,在命运的驱使下,婢女伺候公主时,随手打开了窗户。本来是想让公主看一看树木、溪流,以使她放松一下,获得一些心理慰藉。可此时她却一眼看见阿拉丁坐在墙边,便迫不及待地嚷道:   “公主啊!你快来看,谁坐在墙脚下呀。”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听到叫唤声,赶快一骨碌站起来。   她到窗前向外张望,看见了阿拉丁。此时阿拉丁也抬头看见了她,于是两人的目光相对,互用眼神问好。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对阿拉丁说:   “你赶快从侧门进来吧。那个该死的家伙不在屋里。”   她立即打发婢女下去给阿拉丁开门。   阿拉丁快步来到白狄奴·卜多鲁公主面前,夫妻重逢,互相拥抱、接吻,高兴得热泪盈眶。阿拉丁说道:   “亲爱的!我现在急需知道的是,我有一盏旧油灯,原来摆在我的房间里,你知道它现在在什么地方吗?”   公主听了丈夫的询问,好像明白了什么,她长叹一声,说道:“亲爱的,我万万没想到,这盏油灯会使我们落到今天这种境况之中啊。”   “快告诉我油灯的去向吧。”阿拉丁忙着催问。   于是,公主把事情的原委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尤其把旧灯掉换新灯的过程讲得更详细,很后说:“第二天我发觉我置身于这里,才意识到我们彼此恐再难见面了。那个用欺骗手段拿走旧灯的人,还厚颜无耻地说,他干这种勾当,是凭其魔力趋使和那盏灯的作用而完成的。他是非洲的摩尔人。现在我们就在他的家乡呢。”   “告诉我吧,这个该死的家伙,除了骗走神灯,搬走宫殿外,还有别的什么企图吗?”   “他每天都要到这儿来纠缠我,向我求婚,叫我忘掉你。他还说,我父亲已经将你处死,说你的父母是穷苦人,你是靠他发财致富的。此外他还用许多好话来安慰我,可是我始终处在悲痛之中,整日里以泪洗面,一直没有答理他。”   “快告诉我,他把那盏灯放在哪里了?”   “他随时把灯带在身边,一刻也不离开。那天他问我对你还抱什么念头时,曾从胸前的衣袋中掏出灯来,让我看了一眼。”   听到这个消息,阿拉丁非常高兴,说道:“亲爱的,你听好了!我将暂时离开这里,换掉我这套衣服,然后再来见你。当你见我改装时,不要惊奇。你必须派个女仆守住侧门,待会儿为我开门。我会教你怎样除掉这个该死的贼人。”   他交代毕,立即溜出宫殿,迈开脚步,不停地朝前走。途中他碰见一个农夫,便上前对他说:   “你好!庄户人,能把你的衣服跟我的对换一下吗?”   农夫不知他是何用意,表示拒绝。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动手硬把农夫的衣衫脱下来,同时把自己的新衣脱下给农夫。他用农夫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庄稼人后,便来到附近的城市,花了两枚金币,从集市里买了一瓶烈性麻醉剂,揣在怀里,然后急急忙忙,一口气奔到宫殿门前,守门的女仆赶快开门让他进去。   阿拉丁立刻到白狄奴·卜多鲁公主面前,说道:“现在你马上去换一身很华丽的衣裙,精心打扮一番。待那个该死的摩尔人回来时,你要一改过去那种忧愁、苦闷的神态,眉开眼笑、落落大方地迎接他,显得异常亲切热情,与他倾心交谈。一定要让他认为你已把丈夫、父亲忘得一干二净了。然后,陪他一起尽情吃喝,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使他以为你已经钟情于他,从而让他对你失去警觉,待时机成熟时,你迅速拿出这瓶麻醉剂滴几滴在他喝的酒杯中,再斟满酒,想尽办法让他喝下去。只要这杯酒一下肚,他就会很快失去知觉,像死人一样倒下去。那时,你再放我进来,后面的事我自会处理。”   “要我对这个该死的无耻之徒笑脸相迎,哪怕是暂时的,我也会觉得很难受。但为了摆脱这个坏蛋,重新回到你的怀抱,我愿意这样做。”   阿拉丁同妻子商量好了后,一起吃了一点饮食,便匆匆和她分手。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按照阿拉丁的嘱咐立刻开始行动,她唤来婢女替她梳妆,换上很华丽的衣裙,打扮得花枝招展,像下凡的仙女一样美丽。这时候,那个非洲魔法师也回来了,于是她便笑容可掬地迎了上去。   魔法师见白狄奴·卜多鲁公主梳妆打扮得这么漂亮,一改前几天那种愁容满面的样子,用和颜悦色的态度待他,使他喜不自禁,认为自己的愿望已有实现的可能了,求爱之心和占有欲也随之膨胀起来。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强装笑脸,从容大方地让魔法师坐在自己的身边,亲切地对他说道:   “亲爱的人儿啊!你是否愿意今晚到我这儿来,陪我喝几杯呢?这种孤单寂寞、度日如年的日子,我可不愿意再忍受下去了。我相信你昨天所说的话,家父肯定是为了我而一气之下杀了阿拉丁。因此,他不会再从坟墓中出来见我了。对我今天的这种突然转变,你一定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事到如今,除你之外,我没有其他可依靠的人了,所以,我决心委身于你,让你代替阿拉丁,做我的终身伴侣。希望你答应我的请求,今晚上我这儿来,咱俩一起饮酒作乐。酒我这儿有,但都是家乡的。我希望能尝尝这里的美酒,因为听说非洲的酒是再好不过的了。”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的一番甜言蜜语,说得魔法师心花怒放,忘乎所以,他欣然说道:“你所希望的和吩咐的,一切都能办到。我家里有一坛本地酿的醇酒,埋在地下已经八年了,保存得很好。你现在稍微等一会儿。我立刻回家去取酒,很快就回来。”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善于交际,长于应付,于是她进一步玩弄魔法师,说道:“亲爱的,何必你亲自去呢?你一走,我又会觉得孤单寂寞,倒不如叫一个宦官去取,你就留在我身边,一步也别离开。”   这些话,说得魔法师心里甜滋滋的,于是他忙说:“公主啊!那坛酒埋在什么地方,除我之外,别人是不知道的。我快去快回不会耽搁的。”魔法师说完就走了。   不多一会,魔法师果然带着酒回到公主身边。   公主表示感谢,说道:“亲爱的,你为我不怕麻烦,太辛苦了,我实在有些过意不去啊!”   “我的心肝啊!能伺候你,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哪儿有什么麻烦可言!”   二人相互客气一番后,便在桌前坐下。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端起一杯女仆为他们斟好的酒,顺手递给魔法师,自己同时端起另一杯,然后举杯向魔法师祝福,愿他长命百岁,随即一饮而尽。魔法师也赶紧祝福她,愿她永远年轻、漂亮、幸福,然后一口把杯中的酒干了。他哪里知道,从现在起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落入阿拉丁和公主为他张开的罗网中了。魔法师天真地以为,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已经完全屈服、顺从于他了,心里很是得意。他一边用色迷迷的眼光打量公主,一边飘飘然地狂饮,此刻他几乎把世间的一切都忘得干干净净了。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始终陪着魔法师吃喝,当见他有几分醉意时,便对他说:“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风俗习惯,不知你们这儿是否也如此?”   “哦,什么风俗习惯?”   “相爱的双方在饮酒时,为表示爱意,应彼此交换酒杯,各干一杯,这称为交杯酒,就算双方已定下了终生。”   说罢,公主拿起魔法师的酒杯,斟了一杯酒摆在自己面前,并把自己的杯子递给女仆,让她按事先的布置,斟一杯有麻醉剂的药酒,递给魔法师。白狄奴·卜多鲁公主从座位上站起来,拉着魔法师的手,娇滴滴地说:“亲爱的,这是你喝过的酒杯,那是我喝过的酒杯,现在咱俩交换,各干一杯交杯酒吧。”   她说罢,举杯一饮而尽。   魔法师被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的甜言和举动弄得神魂颠倒,欣然学着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的举止,举起他的酒杯,一口就干了下去。不想酒一下肚,他便头晕眼花,重重地倒在地上,昏迷过去。   见此情景,女仆们立即奔下楼,开了侧门,让主人阿拉丁走了进来。   阿拉丁急忙奔上楼来,见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坐在桌旁,已经把非洲魔法师彻底麻醉了。他激动地奔上前,一把将公主搂在怀里,紧紧地拥抱她,吻她,随后对公主说:   “你同婢女暂时退到内室去,让我来处理这儿的事。”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立刻和婢女们进入内室。   阿拉丁迅速地把房门关锁起来,然后来到魔法师身边,先从他的衣袋里取出神灯,然后拔出腰刀,毫不犹豫地一刀结果了魔法师的性命。接着他拿起神灯一擦,灯神便出现在他面前,说道:“我的主人,有什么事要做?请吩咐吧。”   “我要你把我的宫殿,从这里立刻搬回中国去,仍然把它安置在皇宫前面的那个老地方。”   “明白了,愿意效劳。”灯神答应着隐退下去。   阿拉丁这才进入内室,搂着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的脖子,亲切地吻她。夫妻相亲相爱,并肩坐在一起倾心交谈,并吩咐婢仆摆出饮食,愉快地吃喝,直喝到二人都感觉有些醉意,才从容上床,相拥着甜蜜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阿拉丁从梦中醒来,急忙唤醒白狄奴·卜多鲁公主,一起洗脸穿衣,婢女们替公主梳妆、佩带首饰,换穿华丽衣裙,打扮得非常漂亮。同时阿拉丁也穿戴整齐。白狄奴·卜多鲁公主显得格外活泼可爱,想到就要同父王重逢,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欢乐。   皇帝释放阿拉丁之后,便成天为自己的独生女儿、被他视为掌上明珠的白狄奴·卜多鲁公主的安危焦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却始终不见女儿的踪影,也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是死是活。他日不思茶饭,夜不能安眠,整天都呆呆地坐着,像妇孺一样悲哀哭泣。每天清晨都怀着一线希望推窗眺望,当看到眼前仍是空空如也时,又不免伤心流泪。   这天清晨,他照例眺望窗外时,却发现那幢他已非常熟悉的金碧辉煌的宫殿又矗立在那儿了。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用手背揉了一下再仔细审视,终于看出那的确是他女婿的宫殿。于是他迫不及待,大声吩咐侍从备马,他要赶快前往阿拉丁的宫殿。   阿拉丁见皇帝扬鞭策马向他的宫殿跑来,急忙出门迎接。   阿拉丁搀扶着由于激动而有些站立不稳的岳父走进宫殿,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听说父王驾临,急忙奔到楼下迎接,父女彼此见面,立即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阿拉丁夫妻共同搀扶皇帝,慢步上楼。到了公主房中,皇帝才冷静下来,他关切地询问她的情况和遭遇。   白狄奴·卜多鲁公主便开始向皇帝叙述她的遭遇:“父王啊!多亏了我亲爱的丈夫阿拉丁把我从非洲魔法师的魔爪下拯救出来,你老人家才有再见女儿的机会。那个该诅咒的摩尔人,是绝无仅有的大坏蛋,世间少有比他更坏的人了。要不是阿拉丁机智勇敢地救我出魔窟,我难免要受那该死的魔法师的糟踏、蹂躏。接着公主把遭难的经过,如何受魔法师的欺骗、用旧灯换取新灯,如何第二天就不知不觉地被搬到遥远的非洲,过着度日如年的苦难日子,以及阿拉丁一起设计除掉魔法师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   很后她说:”我丈夫终于把我带回来了,至于他怎样带我回来的,我一点也不知道。“   阿拉丁在等公主叙述完后,便接着把他在听到女仆告知魔法师已被醉倒后,再次进入宫殿,叫妻子、女仆离开房间,他又是怎样从死人般醉倒的魔法师身上取走神灯,怎样用腰刀结果了他的性命,怎样命灯神将他们连同宫殿一起搬回来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讲了一便。很后说道:”如果陛下对我所讲的有所怀疑,可亲自去看看还躺在那里的魔法师的尸体。“   皇帝果然随阿拉丁去看非洲魔法师丧命的地方,并吩咐把死尸搬走,放火烧掉,把骨灰撒在野外。   至此,皇帝才真正醒悟过来,把阿拉丁紧紧搂在怀里,亲切地吻他,说道:“孩子,原谅我吧!在该死的魔法师胡作非为的时候,我险些害了你的性命。我的孩子,我相信你是能原谅我的。当时我那样对待你,完全是由于一时控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所致。对我来说,失去女儿比失去江山还痛苦。做父亲的这种心情,相信你是会理解的。”   “主上,我完全理解你当时的心情和做法。这完全是在情理之中。如果真是我害了白狄奴·卜多鲁公主,毫无疑问应受到那样的处罚,但事实上这一切,全是那个该死的魔法师一手弄出来的。”   听了阿拉丁的话,皇帝顿感如释重负,于是派人四下传达圣旨,为庆贺白狄奴·卜多鲁公主和附马阿拉丁平安归来,全国上下举行庆典活动。   各地官民遵循皇帝的命令,把城市装饰一新,大摆筵席,热热闹闹地欢庆了一个月。 第6个、太白酒家

有一年,冬天刚到,寒气袭人。住在采石矶的李白,常到街头的一家酒店里买酒喝。这店是一个姓鲁的财主家开的,人们都叫他鲁老板。别看这鲁老板表面对人和颜悦色,骨子里才狠哩!他家用的几个酒保(酒店中的伙计)个个累得弯腰驼背,到头来,都被他踢出门外。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鲁老板捻着胡子,眯着眼,笑呵呵地打量着李白,心想,这个穷写诗的离开京都几年了,带来的钱兴许花得差不多了。记得,李白头次进店,他笑脸相迎,以后常来常往,他估计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脸色就一次比一次难看。他暗示小酒保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为李白斟酒:临走,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边,弦外有音地说:“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唐初设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学上有才能的人,为朝廷服务。)这样的大酒壶呵!”

李白明知上回给的钱还够买几次酒,现在看鲁老板这副模样,不愿同他争辩,就从怀里取出很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扔,“啪”!震得鲁老板两眼发花,满面乌云立时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识江底浅,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钱。”他转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钱!”

李白一挥袖子:“算了,别找了,下次再来!”鲁老板两眼眯成一道缝,一个劲地连说:“是,是!”

第二天黄昏,李白又来了,酒保又为他满满灌上一壶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鲁老板很不耐烦,他算算李白丢下的银子,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语支开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壶里兑水。

李白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浓,也没说什么。以后每次来,鲁老板总装得特别热情,亲自为李白灌酒,暗地里却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无其事。后来鲁老板干脆给李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李白还以为是酒,高高兴兴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壶往杯子里倒,一闻,味道不对;喝一口,“呸”地吐了出来!一看,才知是又浊又浑的江水。他气坏了,想找店主论理去。又一想,和这种人没讲头!可是采石矶一带就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爷面前,李白也不愿低三下四,更何况对这样一个前(钱)心贴后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静,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稳;想写点诗,写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壶下肚,他便暂时忘记愁苦;把雾濛濛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这满目凄凉的采石矶头,连很好能使他解闷的酒都没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就写不出诗。他叹了口气,静听着房檐下淅淅沥沥的雨滴声,心都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过一间茅舍,一位两鬓全白的老人家,朝他点头微笑,热情地请他到屋里坐。一进门,老人朝着李白便拜:“感谢救命大恩人!”

李白呆立着,不知是怎么回事。老汉含泪诉说道:“我姓纪,老家幽州。那年遭灾荒,我和老伴带着孩子上山剥树皮。忽然出现两只吊睛白额大虎扑上来,把我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吓得魂不附体。多亏先生正好漫游到那里,飞起一箭,连射死了两虎,我父子俩才死里逃生。”

李白听了恍然记起,连忙扶起老汉说:“算不了什么,算不了什么。”

老汉说:“多少年来,为了报恩,我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你,除了你在京都时,我进不了皇宫外,从金陵到庐州,从宣城到采石,我一直跟在你身边,捕鱼,打柴。”

李白听了,热泪盈眶,一把拉住老人的手,摇晃着,亲切地问:“孩子哩?”

老人顺手一指:“喏,在酒店里帮工。”

李白正想把鲁老板以水当酒的事对老人说,老人打断了他:“我已听孩子讲啦。那号人,什么事干不出来?!”说罢,从屋里抱出一大坛子酒,“来,仙人,请开怀大饮吧!”老人拍拍胸,“往后,你喝的酒,全由我这老头子包啦!”

李白乐得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多天的酒瘾,一下子全冲了出来。他等不得老人拿菜,端起杯来一饮而尽。饮着,饮着,醉了。他眯着醉眼,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外“联璧台”上,叫人拿笔;老人知道李白诗兴来了,赶快递上准备好的笔墨纸张。李白遥望滚滚的大江。如血的落日,提起笔,一挥而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老人伸出颤抖的手,捧起墨迹未干的草书,奔回茅屋,恭恭敬敬地贴在墙上。

打那起,这间普通的茅屋可热闹起来了。过路的,打柴的,捕鱼的,都想进来看看墙上的诗,有的抄,有的背,一传十,十传百。有的还千里迢迢,专门来欣赏这首诗。有人问起是谁写的,老汉总竖起拇指,自豪地对大家说:“是诗仙李白的手迹!他是喝了我酿的酒,才写出这般好诗的呀!”

一听这话,南来北往的人都争着到这里,坐下喝两盅,细细品味着这醉人的美酒,领略着诗人创造的意境……也不知从哪天起,老汉开起了酒店,不分日夜,除了为李白酿酒,还用辛勤的劳作为旅客洗去一路的风尘。

从此,“太白酒家”的店号就亮了出来。

那个鲁老板听说姓纪的老头酿酒手艺高超,生意兴隆。一肚子不快。加上小酒保也跑到太白酒家去,闹得自家酒店门庭冷落,酒客越来越少,气得他吹胡子瞪眼。左思右想,也没法子,只得叫佣人捧着几只大元宝,外带两坛美酒,亲自到江边去拜访李白,目的是想请他也为自己写一首诗,撑撑门面。

李白一眼看出这位鲁老板的来意,冲他摆摆手:“你家酒池太浅经不住我一口喝啊!”说罢把手一扬,叫船夫开船,只见竹篙一点,小船轻轻离开江岸,朝江心驶去了。

鲁老板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嘶哑着喉咙喊道:“仙人哪仙人,你停停,有话好说,好说!”跑了几步,被石头绊了一下,“扑通”一声倒在沙滩上。

不久,鲁家酒店关门了,而纪老汉的“太白酒家”生意,却一天旺似一天。

一年后,老汉不幸病故,李白悲痛欲绝,把酒洒进长江,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并且写下一首悼念老汉的诗.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可见,李白与酿酒老汉情谊多么深厚!

千百年来,沿江一带,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店总以“太白酒家”、“太白遗风”作为店号,用布写好,挑在门前廊下,表现出对伟大诗人李白的一片真情。

第7个、神女和灰熊的故事

居住在沙斯塔山附近的印第安人,从不逮杀灰熊。如果有印第安人被灰熊咬死了,他的尸体要立即烧掉。在此后的若干年里,凡是路过这里的族人,都要往他的坟上扔一块石头,直到垒成大坟。  在很久以前,大地一片荒凉。天神孤伶伶地守在天上,感到非常寂寞。他用拐杖把天空钻出一个大洞。然后,不断地朝洞里播撒雪花和冰块,直到雪花和冰块堆积成山,一直顶到天上。后来,人们把这座山叫做沙斯塔。   于是,天神从云海里来到沙斯塔山顶,又顺着山坡往下走来。走到半山腰时,他心里想:“应该在山上种些树木。”因此,凡在他手指触摸过的地方,都长出了树木和花草,而在他的脚下的积雪则融化成一条条奔腾的河流。   天神还把他随身的拐杖折断,搓成大大小小的木屑,洒在山林和河水里,变成了海狸、水獭和鱼,以及山林里的走兽。   他把树上飘落下来的枝叶收拢到一起,吹口气,把它们变成飞禽和昆虫。   走兽中很大的是灰熊。他们浑身上下长满了灰色的毛发,有着锐利的爪牙,不仅用两只脚走路,而且会说话。灰熊的样子看起来很可怕,所以天神让他们住在远离自己的山脚丛林里。   这时候,天神决定和他的家人搬到地上来居住。他在山里生起一堆很大的篝火,在山顶上钻了一个洞口,让烟和火星从洞口飞出去。每当他往火堆里添柴火的时候,大地就会震动,洞口也会飞出火花和浓烟。   有一年的春天,天神和他的家眷正围在篝火边闲谈,风神却把可怕的暴风派到地上,把山头刮得东倒西歪地摇晃起来。大风不停地肆虐着,篝火的烟尘无法从山顶的洞口排出去,笼罩在山洞里,把他们熏得直流眼泪。天神就对他很小的女儿说:   “到洞口那里,对风神说,请他轻点刮。再这样下去,我担心咱们的住所要保不住了。”   有机会出去逛逛,对小姑娘来说当然是很开心的了。   她的父亲又叮嘱她说:“到了洞口,别把头伸出去,小心风神抓住你的头发,把你扔到地面上去。跟他说话之前,要先挥挥手打声招呼。”  小姑娘来到山顶的洞口,向风神转达了她父亲的请求。正当她准备转身回家时,忽然记起父亲曾经说过,从他们家的屋顶可以看到海洋,小姑娘真想见识一下海洋的模样,因为,父亲造海洋是在他们迁居以后的事。   于是,她从洞口探出头来,四处张望,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就在这时候,风神抓住她那长长的秀发,把她从山洞里拖出来,扔到了冰天雪地里。   她跌落在森林与雪原交界的一片低矮的云杉林中。她那火红的长发在雪地里闪闪发光。   给小熊仔们觅食的灰熊路过这里,发现了小姑娘,把她带回自己的家,问她是谁,从哪儿来,熊妈妈对她很亲热,还让她认识自己的孩子——小熊们。这个红头发的小姑娘和小熊仔们同吃同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   小姑娘终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灰熊的大儿子和她结成夫妻。很多年过去了。他们生下的孩子,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他们身上的毛没有灰熊那么浓,但长相也不像诸神。所有的灰熊都为这些孩子感到骄傲。灰熊既善良又慈爱。他们为这个火红头发的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专门修了一间房子。房子离沙斯塔山很近,现在我们称它为小沙斯塔山。   这以后又过了许多年。灰熊妈妈知道自己死期已近,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因为她夺走了天神的女儿。她决定把过去的一切告诉天神,祈求他的宽恕。她把所有的孩子召集到她孙子们的新居,并派她的长孙到沙斯塔山顶求见夭神,告诉他早已丢失的女儿现在的居所。  天神听后非常高兴,三步并作两步赶紧下山。他走得太快,脚下的雪都融化了。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在朝阳的山坡小路上,看到天神留下的巨大脚印。  他来到自己女儿的住处,大声呼喊:   “我的女儿在哪里?”   他以为,他的小女儿还是从前的小姑娘呢!?   可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已经生育了一群怪模怪样的孩子,意识到这些都是他的外孙时,他愤怒到了极点。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部族,他竟然一无所知。他恶狠狠地瞪了熊妈妈一眼,熊妈妈立刻就死去了。他诅咒所有的灰熊:   “从今以后,你们都得把腰弯到地下,用四条腿走路,再也不准你们说话,以反省你们所犯的罪恶。”   他把自己的外孙从房子里赶了出来,背上自己的女儿,熄灭了心中的火种,又回到天上去了。   而这些奇怪的造物,天神的外孙们却遍布大地。他们就是很早的印第安人——所有印第安部族的祖先。 第8个、状元红 从前,曹州东北角离城八里赵家村,有一个姓赵的商人。他从十几岁就常到外地做生意,村里人送他个雅号:赵老商。 赵老商四十多岁才有了个独生子,起名叫春宝。他的者伴王氏,体弱多病,赵老商想早日为儿子娶个媳妇,帮助操持家务,就是没找到如意的姑娘。 有一次,他去东京城经商,投宿在城郊张家客店,因天色尚早,他闲来无事,便到客店的花园里去赏花。忽然,他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在花丛中熟练地修剪着花枝儿。赵老商一打听,原来,这姑娘名叫花姐,是个外出避难的女子。花姐的父亲要把她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官做妾,这个大官比花姐大三十岁,花姐誓死不从,就偷着逃了出来。遇上张店东把她带回客店.叫她帮助管理花园。张店东的妻子见花姐聪明伶俐,便认她做了干女儿。 赵老商听完店小二的话,心里想:我何不把花姐带回家去做我的儿媳妇。于是,他买了好多礼物,又备了一桌丰盛的洒宴,请来张店东、店小二,还有两个和他一起经商的商人,举杯同饮起来。酒店宴上,赵老商和张店东攀起亲来。起初张店东不答应,后来,经在座的两个商人和店小二一撺掇,张店东也就应允了。赵老商忙献上厚礼,当即又立下了订亲文书,由店小二和两个商人保媒。 第二天一大早,赵老商就雇了一顶二人小轿,带着花姐还乡了。花姐坐在轿里,‘心里想:“只要不嫁给比我大三十多岁的男人,嫁给个商人的儿子我也乐意。”她在轿里迷迷糊糊地做了个梦,梦见商人的儿子是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子,虽然模样不太俊.倒也很憨厚。 花姐被一阵喊叫声吵醒,原来到赵家村了。乡亲们都来看赵老商从京城里带来的儿媳妇,这个说聪明,那个夸漂亮,婆婆王氏,更是喜得合不拢嘴。当花姐下轿拜花堂的时候,才知道她的丈夫春宝是个末满两岁的小娃娃!花姐哭了,哭得泪人一般。左邻右舍的大娘都来劝说她,赵老商夫妻用好言安慰她,待她象亲生的女儿一样亲,小春宝搂着花姐的脖子直喊姐姐。花姐心中的冷冰慢慢地融化了,唉!认命吧。 花姐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不管是织布、刺绣,还是养蚕、种花,样样活儿都超人之上。她一有空闲,就哄逗着小春宝玩,给他 绣花鞋缝花帽,做花衣裳。小春宝也很爱跟姐姐,常常正哭着的时候,一见到花姐就不哭了。赵老商夫妻俩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见人就夸他们的好儿媳。赵老商知道花姐是个种花能手,就建了一个花园叫花姐养花。这一下花姐有了用武之地,不出一年光景,她就栽培了许多名贵花卉,其中很多的是牡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年.王氏得了重病,花去很多钱也没把病治好,去世了。赵老商做生意又赔了本,整天忧烦,身体也远不如以前结实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花姐肩上。一天,花姐去花园锄草,小春宝哭闹着要跟去,花姐只好抱着他去园里干活。在路上,小春宝又说又笑,等来到花园,他已“呼呼”地睡着了。花姐把春宝放在一棵大柳树下,又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地给他盖上,然后,扛起花锄去锄草了。不一会儿,她热汗淋淋,感到四肢酸疼.就到大树下歇息。她来到树下一看,顿时惊呆了:小春宝不见了,花姐感到天旋地转,好似霹雷轰顶!她慌慌张张四处搜寻,口里不住地喊着;“春宝!春宝!你在哪儿呀!” 几天过去了,到外地寻找小春宝的邻居们都回来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春宝的下落。从此,花姐对赵老商更象亲父亲一样,缝衣、做饭、端汤、送药,风里、雨里、家里、地里她都抢着去干,全村人都夸她贤惠。 光阴似箭。一晃十七年过去了。花姐已是三十五岁的人,因过度操劳,脸生皱纹,头长白发,看上去倒象四十开外的人。赵老商更是白发银须,老迈年高了。 忽有一日,村里来了个后生,说是来认亲的。老邻居见他的模样象赵老商,就把他领进了赵家。花姐和赵老商一见那后生都楞住了:这么面善。那后生深施一礼,问道:“先辈十七年前可曾丢失过一个小男孩吗?” “丢失过!丢失过!他在哪里?他在哪里呀?” “我就是…是。”后生已热泪盈眶。 “啊!你是春宝?”赵老商见后生点点头.便抱着春宝放声大哭:“儿啊!我是你爹呀!十七年了!整整十七年了!”哭了好一会,三人才平静下来,春宝便诉说他十七年的遭遇。 十七年前,山西有个姓王的商人,年过半百无儿无女,想儿子想得着了迷。一天,他经过赵老商的花园,见大柳树下睡着一个幼儿,便象抱自己的孩子一样抱走了。他见幼儿花帽上绣着“春宝”两个字,知道是幼儿的名字。王商人认为这是个吉利的名字,便没有改。小春宝长到八岁,王商人看他聪明过人.就给他请了个老师,让他在家里苦读诗书。十年后,春宝进京应试,得中头各状元。皇上见他年轻英俊,要招他做附马,就先命他回乡修坟条祖然后回京城结亲。新科状元回到山西,王商人喜出望外。多嘴的邻居私下议论,说王商人不是状元的生身父亲。这些言语传到春宝耳中,就追问自己的身世。王商人见瞒不过,就如实讲了出来。春宝听后,定要来曹州寻找他的生身父母。王商人组挡不使,只好让他回乡认亲。 春宝带着人役来到曹州,便派人四处打听,不几日,就得知赵老商当年丢失幼儿的事。他伯带着人役去认亲,万人认错有失体面,便脱下官服,换上民装,一个人来到赵家村。 赵老商接着也诉说了家中之事,说到花姐,他夸了又夸,只把花姐夸得躲进内室,再也不好意思出来。春宝此时才知道花姐是他的媳妇,赵老商望着花姐的背影,对春宝说:“儿啊!今日大喜,咱们一家人团圆!你们夫妻今晚就圆房吧!我去办几桌酒菜,把乡亲们都请来。”赵老商说着就要走,春宝急忙拦住,结结巴巴地说:“我……她……”赵老商一听急了,“有啥话就说吧!”春宝往内室看了一眼,低声说:“爹,花姐如此贤惠,就象我的长辈一样。她孝敬父亲二十多年,恩重如山.儿愿侍候她一辈子!”赵老商一听这话,生气了;“咋?你做官了,看不上花姐了! 花姐在内室听得明白,不由得暗自伤心。转身对着菱花镜照看;是老了,春宝今年不足二十岁,我不能误了他的青春,不能误了他的前程。想到这里,她急忙从内室出来:“爹,你老别生气,我愿与春宝姐弟相称。从今后,我就是你的亲闺女。”说着跪倒在赵老商面 赵老商浑身颤抖:“不!不行!这婚事名正言顺,当时有三人保媒.又有订亲文书我不能叫人家骂我毁婚我不能对不住花姐.”赵老商说着双手捧出保存了十七年的订婚文书,扔在春宝面前。 这时,门外一阵喧哗,原来是新科状元的人役,引着一位传旨官来到赵家。春宝急忙更衣接旨,圣旨是命春宝进京成亲的:赵老商听说此事、火气更大了,立逼着春宝与花姐成亲;花姐和春宝苦苦哀求,他只是不听。春宝无奈,只好暂时留下,打算等父亲消了气,再慢慢劝他。 两天过去了,父亲火气仍然未减。春宝想回京去,又伯父亲一气之下寻了短见,自己落下个不孝罪名,若与花蛆成亲,皇上知晓,更吃罪不起I他被逼得走投无路,茶饭不吃.夜难安寝。已是深更夜半,他来到花园、那盛开的花朵突然变成一张张订亲文书,那片片花叶又似一张张皇王圣,他眼花缭乱,头昏脑胀,霎时觉得订亲文书、皇王圣旨铺天盖地向他压来,他感到胸中闷气,喉中作痒,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口吐鲜血,倒地身亡。 赵家花园里修了一座状元坟。第二年春天、壮元坟前生出了一枝枝叶茂盛的牡丹,花大如盘,清香扑鼻。初开时是深红紫色,盛开后变成朱砂红色,尤如状元的锦抱。因它又生在状元坟前,人们都称它“状元红”。第9个、金线神针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金线。他没了爸妈,家里只有一个生病的爷爷,靠自己天天上山砍柴卖钱度日。   一天,北风呼呼吹着,金线砍柴回家,天上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他加快了脚步,走着走着,“哎哟!”脚被什么锥了一下,好痛啊!金线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枚针,便捡了起来。他正缺枚针给爷爷补破衣哩。   金线背柴回家,看见爷爷蜷缩在破被里冻得直抖,不由得泪水滚滚,便赶紧给爷爷煮了点粥,让他喝了暖暖身子,然后,自己坐在床边给爷爷补破衣。金线手里拿着一块旧布,望着爷爷那千疮百孔的被子,鼻子又是一酸,心想要是爷爷能有床新被子盖就好了。   就在金线将针刺进旧布时,怪事发生了,那针竟自动飞针走线缝了起来,转眼间一床崭新的被子出现在眼前。爷爷惊呆了,金线乐坏了,举着针眉飞色舞地说:“爷爷,这是我砍柴时拾到的一枚针,本想给您补衣服,一看到破被,正想着让爷爷能有床新被子盖,这针真的就缝出了新被子!”   爷爷急忙放下碗,接过针,捧在手心上说:“这是菩萨给的神针啊!线儿,快谢谢菩萨吧!”   “爷爷,菩萨在哪儿呀?我怎么感谢呢?还是把针给我,先让我把您的破衣服补好吧!”金线接过针,动手补衣。他想:“要是这针也能给爷爷缝出件新棉衣就好了。”那针果然就飞针走线,转眼间把破衣变成了件新棉衣。   金线高兴得跳了起来,挥舞着手上的针说:“神针,真是神针!以后我们不会再挨冻啦!”边说边把新棉衣披到爷爷身上。   爷爷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胡子也笑弯了,一下站起来,病也似乎好了,高兴地穿上棉衣,不长不短,不大不小,正合身呢!他对孙子说:“线儿啊,你快给隔壁的常奶奶也缝件新棉衣吧!他们家那么苦,还经常帮助我们,我们可不能忘了人家……”   “爷爷说得是!不过,”金线打断爷爷的话:“我不但要给常奶奶缝棉衣,还要给常妹妹缝件花衣,还有村头的张爷爷、王婆婆、宋姑姑他们都很苦,我给他们都缝一件送去,我要让村里缺衣受冻的人都有新衣服穿!”说罢,又动手缝起衣服来。   就这样,金线用手里的神针,赶着给村里和自己一样苦的人们缝衣服。   这天,金线正在家里给穷人们缝衣服,突然,村里有名的害人精、财主马仁义走了进来,满脸奸笑地对金线说:“小兄弟,听说你捡到一枚神针,能给我看看吗?”   金线一听,就知他不怀好意,便说:“和普通针一模一样,没什么好看的。”说完将针晃了一下便紧紧地攥在手里。   马仁义见他不肯给,便说:“我又不要你的,我听说你这枚针,只用一小块旧布片,转眼就能缝件新衣,不知是怎么缝的,我想看看。”   “就像你说的那样缝,没什么好看的。”金线冷冷地回答。   “那你给我缝件衣服好吗?”   “马老爷,你的衣服穿都穿不完,还用得着我缝吗?”   “我不是有意麻烦你。”马仁义说,“是想帮你发财,我想先看看神针是怎么缝衣服的,然后好出钱帮你到县城去开服装铺,赚的钱我们对半分就可以了!”   金线听了,心想这家伙也真难缠,我得治他一下,于是他眼珠一转,说:“开服装铺可不行,我这针缝的衣服只能给穷人穿,富人穿了会受不了的!”   马仁义听了,笑道:“不会,不会!穷人富人都一样穿衣服,怎么会受不了呢?不然,你给我缝件试试,看受不了还是受得了。”   “要受不了咋办?出了事我可担当不起!”金线成竹在胸。   “放心吧!”马仁义奸笑道,“我跟你们一样是人,肯定受得了的,你尽管给我缝,即使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我决不怪你。”   “说话要算话啊?”   “当然!”马仁义十分肯定地回答。   “好吧,我就缝给你试试。”金线将神针刺进布片里,心里说:“给害人精马仁义缝件火龙衣,烧死他!”小神针立即飞针走线,转眼间一件阔绰的青缎长袍缝好了。马仁义见了,欢喜得不等金线给他,就一把抓来穿在身上,顿时便觉得自己更高贵、更气派了,连声夸奖着。可是,不一会儿,他就叫起来:“怎么这么热呢?唉哟……好烫啊……”   “算了吧,马老爷,我说这衣服你穿了受不了吧?”金线见他满头大汗,忍不住想笑。   “不,受得了。”马仁义强忍住身上的高温,说:“我说热,那是我里面穿了狐皮袄。服装铺一定要开,你这衣服比狐皮袄还暖和,一定可以卖大钱……”大汗一通一通地出,他感到口干舌燥,头晕眼花,实在受不了了,便改口说,“我今天发烧了,人不舒服,改天再……再来商量。”便跌跌撞撞地出门走了。   马仁义蹒跚地走在路上,喉头干得冒烟,渴得舌头都僵硬了。他顾不得水脏,俯在路旁水田边便咕嘟、咕嘟喝了一气,好容易才止住了渴,但身上却火辣辣地疼了起来,他知道这衣服是再也穿不住了,便脱下衣服抱在怀里。回到家里,脱光衣服一看,周身满是烫起的水泡,疼得他咬牙切齿地骂了起来:“金线,你这狗崽子,老子不是好惹的,我非找你算账不可!”  隔了不多日子,马仁义果然派了几个爪牙,偷偷潜到金线家附近,趁着金线正低头给穷乡亲制新衣时,一下子抢走了他手中的神针,还把金线打伤了。   马仁义得到神针后,可高兴了,马上动手自己缝起新衣服来。但是,神针并不听他的话,根本缝不出什么新衣服。马仁义试了又试,终于失望了,他气得把针往地上一甩,那神针忽然化为一道银光,倏地消失了。   原来,神针又飞回到它的好朋友——金线那儿去了。不过,金线伤好之后,带着爷爷和神针离开了家乡。他们又到别的地方,为穷人送温暖去了。

第10个、老子过函谷关

老子李耳五十多岁的时候,在东周做官。他五十岁那一年,因王子朝与周敬王和周悼王内讧,他失去了官职,就骑青牛,离开家乡西行,过函谷关,到秦国去讲学。

过函谷关这件事,在我们这里(李耳的故乡)流传甚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连骂的啊会都用上这个传说。

据说有一回,一个姓刘的人问一个姓李的人姓啥,姓李的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姓刘的一听,知道自己吃了亏,赶紧问姓李的说:“你知道我姓啥?”姓李的说“你姓啥呢?”姓刘的说:“斩常蛇兴汉室高祖姓刘。”

第11个、金牛与牵牛花

    在鲶鱼洼(今分水岭水库)西南,老嘉山北有座小山包叫"金牛山"。传说山上有头"金牛"常在春耕、秋种中出现,帮助贫苦人家耕田、耙地。奇怪的是只要是"金牛"耕耙下种的庄稼,无论是旱涝都能丰收。传说中此"金牛"就是五百年前金岭村金家老二,名叫金牛死后变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且容从头说起。    相传金岭村有个富户金老爷,家有良田800亩,大部分是两山涧中的冲田,土地肥沃,基本是属旱涝保收田。这金老爷娶有两房,大房生一子叫金马,二房生一子叫金牛,这大小两个老婆自古很少有相处好的。金家大太太和二奶奶也是水火不相容,三六九小吵,二五八大闹,金老爷每日装聋作哑,不闹的过分从不过问。这大太太和二奶奶闹的累了,也都会自找台阶休战。滑稽的是金马、金牛哥俩好如一人,对两个妈妈的不和他们也不闻不问,大太太常抱怨金马不帮老娘说话,骂他是茄子树上的紫瓜和他老子一色。这二奶奶也常指责金牛没错种,和他老子一样,都是葫芦头里装菜籽-闷种。你骂你的,我玩我的,小哥俩一块上学堂念书,一块上树上抓鸟,一块翻石头抓蛐蛐。一天放学回家翻过一道山岭,小哥俩远远看见有两个小女孩在山涧里逮石蟹,小哥俩开始蹲在涧边看两个小女孩不停地翻开水边的石块,石块下藏着石蟹,一会儿抓了十几只。小哥俩看的不过瘾,干脆脱了鞋卷起裤脚,一块帮助两个小女孩逮石蟹。玩了一会,小哥俩知道这两个小女孩是岭下马庄马能家的,姐姐叫酸枣儿,妹妹叫牵牛花。从那以后,小哥俩一放学就一溜小跑来到山涧和酸枣儿、牵牛花一起逮石蟹,不逮石蟹的时候就抓猫腻。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几年过去了,小哥俩也都十七八岁了,那酸枣也十六了,牵牛花十五。两个山里贫丫头,虽是粗布麻衫,但却缠裹不住青春少女矫健的身材。媒婆们鼻子尖嗅出了马庄有两朵美丽的野山花,可两个少女早有意中人,非金家小哥俩不嫁。有勤腿的媒婆跑多了知道了小姐妹的心思。媒婆听说俩姐妹心上人是金岭村金老爷的两少爷,怀里像是揣着个蜜罐子,心想这可是笔肥买卖。这哥俩也真是个呆头鹅,一听说家里人要给他们讨老婆,那头摇的像货郎鼓。后听说是马庄的酸枣儿和牵牛花,小哥俩心里乐开了花,大有非此女不娶的劲头。金老爷托人摸了马庄马能的家底,家中的几亩薄田,一年忙下来是有吃没穿,有穿没吃,穷是穷了点,但人却是个老实人。当年冬金老爷请人择出吉日,大花轿抬进了酸枣儿,这酸枣儿虽是穷人家女儿,但人长得漂亮、聪明,过了门锅上锅下,一家人洗洗涮涮全包了下来,老爷、太太十分满意。    转眼间又到了第二年秋天,金老爷又请人择日要将牵牛花再娶过门。可这回马能老俩口子犯了愁,牵牛花再嫁出去,家里就剩下老俩口子了,晚年生活可怎么过呀。女儿看出了爹娘的心思,大胆提出要金牛入赘;否则宁死不嫁。媒婆犯了难,这可怎么和金老爷开口呢?就是金老爷同意,那二奶奶也不会同意的呀。媒婆试探着把这事在金岭村几个佃户中说了,佃户中有快嘴的婆子,很快就传到了二奶奶的耳里。这二奶奶像是当头挨了一闷棍,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哭闹着找金老爷。金老爷安慰说:"这不是佃 户们说的吗?人家亲家是否有此意还得证实了再说。"他看二奶奶不哭了,又道了几句:"嗨!人家就么一个女儿了,要再娶过来,那老俩口子怎么过呢?要是牛儿入赘过去那还真是个好办法呢。"二奶奶一听金老爷这么说便又放声大哭起来。    这金牛听说了此事,心里挺乐意。他想入赘过去后干几年,日子会好起来的。他悄悄托嫂子酸枣儿带信给牵牛花,晚饭后到抓石蟹的山涧处相会。他要和牵牛花咬好扣儿。过门一年来,酸枣儿深知金牛是个好小伙,正人君子,好在离家不算远,酸枣儿当天找了个借口回娘家去了一趟,把金牛的托付告诉了牵牛花,约好晚晚来山涧相会。     心中有事怨日长,那金牛和牵牛花都巴着太阳快点落山。晚饭后金牛和牵牛花各自悄悄溜出村庄直奔山涧而来。两人差不多是前脚接后脚而至。找了块平面石头坐下,这一坐就是近一个时辰,除了远近秋虫的叫声就是微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二人都有说不完的话,但谁也不知从何说起。金牛低着头,牵牛花看着天。    "金牛哥,听说你妈不同意你入赘?"牵牛花憋不住了,首先打破了沉默。    "如果我妈死也不同意,那你怎么办?"金牛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调过来向牵牛花提出问题。    "我不嫁。"牵牛花有点生气,斩钉截铁地嘣出一句。    金牛知道牵牛花的脾气,再僵下去她真的会生气。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像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全抖了出来。牵牛花听着听着心里乐开了花,一头钻进金牛的怀里,高兴地流了泪。    原来金牛和金马还有嫂子酸枣儿对好了点子,只是要牵牛花做好爹娘工作,让媒婆磨破嘴也要一口咬定不嫁,若金家二少爷不同意入赘,牵牛花别嫁他人。要金牛装病,变鬼变神非牵牛花不娶。让金家花钱从外面请来驱魔巫师,用金牛、牵牛花两人名字中的巧合,取"牵牛"二字,大做文章。    这日,一家人正在吃饭时,金牛突然仰面倒地,直翻白眼,口吐白沫,一家人吓得半死,金老爷慌忙派人去请郎中,二奶奶抱着儿子又按人中,又拍后胸,哭天嚎地,煞是姜惨。金马和酸枣儿心中有数,慌乱中忍不住偷暗笑, 佩服小弟装得真像那么回事。郎中请来了一搭脉,脉跳正常,再后舌苔也无异常,翻翻眼皮还是看不出问题,不知什么病,药也无法开,但又不能讲自己看不出是什么病,怕丢面子、倒牌子。于是就胡扯一通说:"金少爷不是病,是有魔在身。"说完背起药箱走了人。郎中这么一扯正中下怀。金马嚷着要给弟弟请驱魔大法师,加上二奶奶一哭二闹,金老爷连连说:"快去请,快去请。"一个时辰不到,金马带着巫师回来了。那巫师设了香台,点了红烛,烧了香,一把桃木剑串上几张纸符口中中"叽哩咕噜"胡哼哼,突然像是被一团饭给噎住似的连打两声"咯喽",把眼瞪得圆圆的问金马:"二少爷是不是有个意中人?"金马吃惊地回答是:"是有一个。""是不是叫牵…"巫师的话还没说完,二奶奶抢着回答道:"叫牵牛花。""这就对了,牵牛花,关键是在这牵字上,你家二少爷叫金牛,关键是在这牛字上,牵牛乃天配一对,因到婚嫁年龄这牛需要被牵,若媒婆到牵牛花家提一次亲,二少爷就着一次魔,如小姐嫁了他人,二少爷的命不得保。"    金老爷、二奶奶一听都叹了气,既是天命任他去吧!这金牛到底还是二奶奶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不停地在金老爷耳边吹风,若金牛入赘要老爷划过100亩良田。金老爷心中有数地说:"我金家就这么两个儿子,不管是娶还是入赘,生儿育女都是金家后代,我们活着时划给他100亩田,若我们死后再划300亩,马儿和酸枣儿也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日后不会有问题。"    这马能一家听说金家同意将金牛入赘,还随儿划过100亩良田,甚是感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朝夕祸福。一天马能和往常一样挑一担柴去城里卖,刚进城迎面闯过几个人,一冲一撞,马能一打晃后面那捆柴滑扣掉了地,这扁担后面失了重,猛地翻飞过来,不偏不斜打在面前一个阔少爷面上,"哇哇"一阵怪叫,双手捂脸在地上直打滚。跟班们不由辩说将马能捆起来送往衙门。马能知道惹祸了,这被打伤之人正是县太爷的公子,这一扁担不知伤的轻重。    马能被关进大牢。听说那一扁担砸瞎了衙内的一只眼,县太爷要马能赔500两白银。第二天县太爷派衙役快马至马庄通知了马能家人要带500两白银赎人。一时间到哪凑这么多钱?第二天牵牛花扶着母亲和金牛一道前往县衙要问个究竟。来到县衙大堂,县老爷说马能打瞎了人家一只眼,理应赔白银500两;否则要判罪处死。这牵牛花提出一要看是否有人被打瞎一只眼,二要见一眼父亲问明是怎么回事。后堂的衙内沉不住气了,一听说有人不相信他被打瞎了眼,气势汹汹闯入大堂。瞪圆了那剩下的一只好眼,刚要发火,只眼看见堂下的牵牛花,一张圆圆的脸像秋天的山里红,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好似夜空中的月亮,那布衫裹出了少女青春美丽的曲线。不知是一只眼聚光,还是平时没注意山里的姑娘,此时衙内闭不上那剩下的一只眼,嘴角直流口水。师爷一旁看出了门道,在衙同,人耳边低语了几句,衙内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笑。     县太爷让衙役扣下牵牛花,叫牵牛花的母亲和金牛速返回准备500两赎人,期限为三天。马母和金牛往家赶,一路泪如泉涌。金牛一边安慰马母,一边心里盘算着要把父亲准备划给他的100亩良田卖了,凑钱救出牵牛花和她的父亲。金牛回到家里把想法告诉父母、哥嫂,全家人都同意金牛的做法。二奶奶也含着泪从箱底取出40两白银,这可是她藏了多年的私房钱。    第二天金牛开始张罗变卖土地,一早就出门跑遍了周边所有村庄。可谁也不愿买。后听说是县衙派人通知了各家,不论贵贱一律不准买金家的土地。一连两日金牛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金老爷拿出所有银两也只凑了300多两。眼看三天期限已到,金牛带着不足400两白银于第三天下午赶到县衙交了款,下余白银金牛再三跪求宽限几日。这县官老爷收下300多两白银说:"这是给衙内看眼睛的,下余100多两可再宽限三日。"说着又干咳了几声说:"牵牛花怕你拿不出500两白银,昨天晚上跳井自杀了。"    金牛一听这话,犹如五雷轰顶,当即昏倒在县衙大堂。    不知什么时候,金牛醒过来。他躺在一架驴车上,身边躺着牵牛花。赶车老差人见金牛醒了过来,停住了车,找一树桩坐了下来,按了一锅烟"叭哒,叭哒"吸了几口说:"小伙子这姑娘是被小衙内逼婚,跳入井里自杀的,是个好姑娘。"金牛没有了眼泪,眼神也开始发呆,抱着牵牛花傻傻地看着。    金家把牵牛花按金家媳妇的身份礼葬在他俩常约会的山坡上。金牛终日趴在牵牛花的坟上,谁也拉不走。一日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不一会雨水动流,而且越来越大。第二天清晨人们来到山坡,再也没有见到金牛的人和牵牛花的坟,在埋坟的地方却长满了粉红色的牵牛花。    一日有人远远看到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牛拉着金光闪闪的金犁在马能的田里耕地,没人扶犁。看的人十分惊奇,三步并着两步跑过去,可到了跟前,却什么也没有,但那翻耕过的田确实是才耕过的。消息传开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守在山顶、田头要看金牛拉金犁。有一天又有人看到过,但到了跟前又什么也没有了。后来人们纷纷相传,说那拉金犁的金牛就是金老爷的二儿子金牛,那满山粉红色的牵牛花就是马能的二女儿牵牛花。

第12个、翠牡丹

传说明末清初,曹州鲁山之阴有一村庄,名刘屯,村中有户两口之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桑氏,能织善纺;儿子刘俊生,十七八岁,聪明伶俐,勤奋种田,所种牡丹格外茁壮,开花也特别鲜艳。 时值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俊生日出而作。正在田间劳动,骤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霎时间天昏地暗,阴霾满天,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只淋得树歪枝断,禾苗露根,俊生也象落汤鸡一样,浑身流水。他一步一滑地拼着命往家跑,只见道旁一片牡丹被风雨摧倒,非常痛惜,便转向牡丹地,把一棵棵倒地的牡丹扶起来,不多时,风停雨止,俊生拖着疲劳的身子,沿着泥泞小路,一步一歪地回到家中。那片被俊生扶起的牡丹,一见阳光,枝壮叶茂,一个个花苞,竞相开放,芳香四溢,万紫千红。 俊生冒雨救助牡丹的精神,感动了牡丹仙姑,便托杏树老人为媒,愿和恩人结为夫妻。可树化为一老翁,来到俊生家,见了俊生的母亲,说明来意。俊生母亲只觉家贫,百般推辞,而老翁苦口婆心,一再劝说。母亲无奈,只好应允。老翁掏出丝绸汗巾一块,交给俊生母亲,作为表记。并约定吉日良辰,拜堂成亲。 光阴荏苒,婚期已到。牡丹仙姑变成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眉清目秀,赛过西施,来到俊生家中。俊生母子一见,惊喜若狂,母亲忙问:“你是谁家小姐,来俺这穷苦人家?”仙姑答道:“我叫翠牡丹,家住百果树万香园,有杏老为媒,已将奴许配俊生,请母亲上座,受孩儿拜。”说罢,纳头便拜。俊生母亲正不知所措,杏树老翁飘然而至,高声说道:“今日正是吉日良辰,我特来主持拜堂成亲,请马上准备。”不多时,张罗齐全,便由杏老主持着,俊生和牡丹仙姑拜堂成亲。 婚后两人互敬互爱,非常和睦。数年转眼过去,翠牡丹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叫田玉,女孩叫红石。据说,后来这一男一女也化成了牡丹,就是“蓝田玉”和“冰凌罩红石”两个品种。 (李保光)第13个、灶王爷的故事 据传“灶王”原是浪荡公子张万仓,外号张腊月。其原配丁香女勤俭贤惠、美丽善良,由于张腊月喜新厌旧,后门休出丁香女,前门娶来王海棠。不几年家底被挥霍净光,张腊月后悔莫及哭瞎了眼,便沿街乞讨。有一年腊月二十三,他讨饭到了丁香家,丁香女看到张腊月可怜,便不记前仇,让仆人把他请进来给他一碗龙须面吃。当他得知这是前妻丁香家时,羞愧难当便一头掸死在锅台上,从此贤惠的丁香女便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祀他于锅台上,传来传去,便把张腊月传为“灶王”,民间也传下了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张贴“灶王”的习俗。

第14个、白牦牛的传说

物以稀为贵,天下牦牛多为黑色和杂色,而生存于天祝这块神奇高原的白牦牛,就自然成为世界牦牛珍稀畜种。“天下白牦牛,唯独天祝有”。白牦牛这一广告因而闻名于世。成为天祝高原奉献给人类的一件稀世珍宝。

关于天祝(亦称华锐)白牦牛,在民间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说是古时候,华锐人的祖先华秀居住在西方遥远的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牛羊众多,草原就显得不够用了。华秀和哥哥阿秀商量,去寻找新的草场。于是华秀告别哥哥,祈祷山神给他和部落指出一条路。

这时,一个身穿战袍,骑着白骏马的神灵出现在天空中,他在半空中随一朵五彩云向东方飘动。华秀便告别故乡,带领部落的男女老少赶着大群牛羊向彩云飘去的方向出发。当部落和牛羊快要走出一个石峡时,那些黑色的牦牛们,叫出了一阵阵非常痛苦悲切的声音,人们都知道这些牲畜和人一样,对故土难舍难分。当时,整个牛群叫成一片,谁也不愿前行。牧民们见此情景,也禁不住泪流满面,放声大哭。

正在这时,从身后那巍峨的雪山深处出现了一头白牦牛,它像雪一样洁白,十分漂亮、威武,就像一团洁白的云。白牦牛大吼着,向石峡口奔去。说来也怪,看见了白牦牛,其它牛停止了哀叫,随着白牦牛一齐向峡口奔去。整个部落便又开始前行。

当人们尾随着牛群走出峡口时,眼前却一片惨景。其他的牦牛全倒下了,那头白牦牛正和一条黑色巨怪角斗,斗得大地沙石飞扬,天昏地暗。人们非常惊恐和紧张,都在为白牦牛担心。突然,黑色巨怪惨叫一声, 不知去向。白牦牛用它的勇猛和尖利的犄角战胜了巨怪。

一头受伤的小牛不停地哀叫,白牦牛看见了,走过去用舌头,一下又一下舔着那可怜的小牛,舔着舔着,黑色的小牛突然变得通身雪白。

这时,天空中传来骏马的嘶鸣,大家仰头看时,那穿白袍的神灵重新出现在头顶。痛苦绝望的华秀和部落的牧民们,便又继续前行了。走啊走,不知经过多少艰难险阻,也不知走了多远、走了多长时间。有一天,天空中的山神和白马突然降下地面,人们面前便横亘起一座雄伟壮丽的雪山,这就是马牙雪山。华秀对大家说,这雪山下就是我们的家乡!大家便不再前进,永远在这儿定居下来。这儿草场广袤,草盛林茂,溪水潺潺,山泉叮咚,确实是一块驻牧的好地方。从此,华秀和他的部落便很幸福地生活在这里,那喝了马牙雪山泉水的牦牛更白了,一群又一群,像天上飘荡的白色云朵。

天祝便成了白牦牛的故乡,白牦牛更是天祝(华锐)人的骄傲。白牦牛的美名扬天下,它被正式命名为“天祝白牦牛”,作为世界牦牛稀畜种,由畜牧科研部进行保种选育。

第15个、乾隆遇村姑

 乾隆三下江南巡游间,微服来到一个小村,他边走边看,走到独木桥上,挥着扇子,悠然地吟道:"脚下生祥云,到此处应带几分仙气。"满腹才学的纪晓岚善于对对子,但为了讨好皇上,故意装作想不出妙句的样子认输道:"黄老板文采,天下无人能敌"果然,乾隆哈哈大笑起来。这里称乾隆"黄老板","黄"即"皇"之谐音也。

"不过几句联语,有什么了不起称什么无人能敌,我看是狂妄自大"脆生生的声音打断了乾隆的笑声,抬头一看,桥头立着一个妙龄少女,只见她秀发如云,明眸如水,面如桃花,白衣白裙,亭亭玉立,飘逸若仙。乾隆见了如此天香国色的姑娘眼睛都发直了。纪晓岚见皇上失态,忙扯扯他的衣袖说:"黄老板,黄老板"乾隆如梦方醒,遂笑问:"小姑娘,莫非你也会对句""这有何难你等听好--"少女莞尔一笑,便黄莺般动听地吟道:"眼前无俗嶂,坐定后宜生一点善心。"乾隆听后拍手叫绝,便对少女说:"小姑娘,可敢与我对上几联"少女又一笑道:"有何不敢只是我忙着要洗衣服去,哪有闲心陪你对句"说着挎了小竹篮下桥而去。

乾隆伫立桥头,望着少女的背影叹息一声。随即极目远眺,见对面山寺门前,两棵古槐在烟霭中随风摆动,如两条龙在嬉戏,便高声吟道:"一寺双龙揖让,有情才得邂逅。"少女抬起头,岸边草丛里腾起一只白鹤,边飞边鸣,见景对曰:"九皋孤鹤盘桓,无意也在翱翔。"乾隆见姑娘接了茬,来了兴致,见山边的翠竹林被风吹动,"哗哗"作响,有若百鸟轻唱,便道:"翠竹摇风,鸣千林翠鸟。"少女指着夕阳下的梅岭,应道:"红梅映日,吐万树红霞。"乾隆暗自赞赏,此女果然不凡放眼处,水波粼粼,雾霭漫漫,远处一云游僧彳亍而行,颇为感慨道:"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少女眼珠儿一转,冲乾隆笑对:"群峰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吟罢说道:"常言道,出对容易应对难。老先生来应我几对如何"乾隆道:"小姑娘请出上联吧。"少女一指远山说:"山抹晴云无墨画。"乾隆一笑,脱口而出道:"竹敲秋雨有声诗。"少女拣起一颗石子投入水中,荡起涟漪,随后吟道:"投石春江,撼动满天星斗。"乾隆下了独木桥,上了山边的亭阁,展开扇子舞了一圈,气定神闲道:"乘风麟阁,力挽万代乾坤。"少女"咯咯"一笑:"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乾隆心头一荡,此女美貌如花,若能纳入宫中,此生足矣心神一乱,竟冲口而出道:"长巾帐里好女子,少女更妙"少女一听,满面羞赧,痛斥乾隆道:"看先生道貌岸然,何以口出轻浮之词真是可惜了满腹才华\"乾隆忙解释说:"小姑娘莫生气,我是皇上你若肯随我入宫,保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少女"哼"了一声轻蔑道:"你若是皇上,本姑娘就是太上皇了"乾隆忙走下亭阁,来到少女面前再次表白道:"我真的是乾隆爷"少女冷冷道:"我还是康熙爷呢"纪晓岚喝斥道:"大胆村姑,竟敢冒充圣祖,该当何罪"少女争辩道:"他能假冒乾隆,我为什么不能假冒康熙想那乾隆乃一朝天子,忙于治理*大事,岂是你等浮躁、无聊之辈"言毕,挎篮走了。

乾隆一时尴尬万分,难堪之后更是欣赏她的才气,愈发想纳她入宫了。他怕错过了这缘分,忙追上去叫道:"小姑娘,你……"少女生气地一挥手:"非名山不留佛住,你请"乾隆一笑,双手一抱拳道:"是圣水常绕仙乡,我来"少女见他纠缠不休,柳眉一竖怒斥道:"你这人怎地如此无礼"乾隆放下君王架子赔笑道:"朕赏识你的才华、灵秀,有意纳你入宫你瞧,朕刚才为你画了像,你的美貌印在了朕的骨子里"少女看了眼画像,感觉其神韵比真人还美三分,不由"扑哧"一笑说:"我不管你是乾隆爷,还是经商的老板,我给你个答复,笔墨伺候"少女接笔刷刷点点,片刻间一幅画完成。递过去不卑不亢道:"此画是答案,你若聪明,自个儿领悟去吧"说着,头也不回飘然而去。

乾隆观画,左上角画着一丛竹子,右下角是一节断藕。乾隆略一沉吟,心凉半截,喟然长叹:"此女果然心慧才貌俱佳,性情刚烈,寡人佩服,却无福受用"纪晓岚早已心知肚明,此画寓含一联:"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藕虽有孔,心中不染污泥。"

第16个、马夫次旦

从前,后藏乌酉地方,有个头人叫康嘎德瓦。他在外面当宗本,到处寻欢作乐;把妻子桑姆珠玛丢在家里,常年不闻不问。桑姆珠玛十分痛苦,暗暗爱上了庄园里的马夫次旦。

有一天,次旦正在井边饮马,桑姆珠玛走来抓住打水的绳子,想跟他开开玩笑。次旦心里发急,唱道: 阿佳桑姆珠玛啦, 请你让开点,让开点! 我不是老爷少

安徽治疗癫痫病的医院排行榜

安徽羊羔疯什么医院好

癫痫病济南哪家医院看的好

济南羊羔疯要怎么治疗呢

治疗癫痫济南那家医院比较好

热门栏目